学习青年习近平 争当新时代好青年 ——校关工委副秘书长沈玉华在启东校区 为学生骨干讲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的故事
2018年 10月 28日,校关工委副秘书长、春雨宣讲团沈玉华来到启东校区学生骨干中间,给大家讲述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的故事。故事围绕四个情节展开:一是当年陕北高原严峻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,锻造了青年习近平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精神。今天,我们青年学子要自觉认识到,人的一生只要一次青春。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,青年时代,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,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绝不是轻轻松松、敲锣打鼓能实现的,我们要防止和克服消极懈怠、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,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付出更为艰巨、更为艰苦努力的思想。二是七年知青经历让青年习近平真正接了地气、了解了国情、贴近了人民,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,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。今天,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子,要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而为之不懈奋斗。三是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、包容、厚道、质朴、奉献的集体人格,滋养了青年习近平崇高的政治理念,铸造了他不变的“初心”,他先后写了十次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今天,我们新一代青年学子要自觉听党的话,跟党走,做党的人,打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四是插队七年,青年习近平利用农村相对宽松自由社会政治环境,坚持读书学习,积淀了丰富的知识文化修养。今天,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子,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,作为一种责任,一种精神追求,一种生活方式,树立梦想从学习开拓,事业靠本领造就的理念,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,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博击的能量。
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的故事,在青年学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,决心要自觉学习青年习近平,进一步明确人生方向、劈波斩浪,争当“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”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(校关工委秘书处)